自三岁稚龄起,书籍便如一位温柔的引路人,潜入我生活的篇章。在母亲的声线中,我不知疲倦地聆听,那一个个编织入梦的故事,虽不尽解其意,却总能伴着她的声音安然入眠。
岁月如梭,时光荏苒,我步入了三年级的学堂。见同学们翻阅书页,脸上总是洋溢着欢快的笑容。我好奇地问:“为何读书能让你笑得如此开怀?难道不是求知的过程吗?”她答:“这是漫画,里头的角色令人忍俊不禁。”那夜,我向母亲索要了硬币,购得那本令人捧腹之作,却发现并不如同学所述那般滑稽。
翌日,我手握《安徒生童话》,从《丑小鸭》的蜕变中懂得,只要有梦想和不懈追求,拼搏之后,心之所向终将成真;《园丁与主人》里,我学会了尊重与自信,勇于在课堂上表达己见,坚定自己的道路,深信终将获得认同。我不断地翻阅,一次次沉醉于书的海洋。
随着光阴似箭,童年时的书籍已不复存在,然而我对阅读的热爱,却如长河之水,从未干涸。
我曾品读阿尔弗雷德·德·维尼的鸿篇巨制《一个世纪儿的忏悔》,他是19世纪法国文坛的璀璨星辰。书中描绘了缺乏信念、行动犹豫的青年心路历程。
还有那位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·托尔斯泰,其杰作《复活》透过男女主人公的命运,将沙皇俄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在书的世界里,我无忧无虑地生活、成长,与小说中的主人公们结为朋友、亲人,乃至与他们合二为一,共同经历悲欢离合。